热词: 公交车站 酒店 餐饮 医院 更多
手机版 欢迎使用8684!
  • 概要
  • 旅游

 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—歙县,位于安徽省南部,地处东经118°4′—118°53′,北纬29°30′--30°7′,全县面积2122平方公里,其行政区域东北、东南分别与浙江省临安、淳安县交界,其他与省内兄弟县市毗连。
  歙县古称新安,始置于秦。北宋徽宗三年(公元1121年),赐名徽州。自隋末以来,歙县均为郡、州、府治所在地,为徽州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歙县历史悠久,人文荟萃,文化昌盛,素有“东南邹鲁”、“文化之邦”之美誉,是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徽商的起源之处。钟灵毓秀的古徽州大地曾孕育了朱熹、毕升、渐江、王茂荫、吴承仕、黄宾虹、陶行知等一代宗师,开创了新安画派、新安医学、徽派建筑、徽派盆景等诸多流派,歙砚、徽墨、徽剧、徽菜等更是蜚声中外。
  歙县地处中亚热带北缘,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。其特点是四季分明,梅雨明显,雨量集中,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,其中四五六三个月平均达600毫米以上。年平均气温为16.4℃,最冷月(1月)平均为3.8℃,最热月(7月)平均为28℃。无霜期平均233天。平均相对湿度为78%。
  歙县全县辖41个乡镇,434个行政村,土地面积2122平方公里,占黄山市土地总面积的22%。本县地貌属中低山丘陵区。境内有中山峡谷,低山丘陵和河谷盆地。以中低山和丘陵为主,占土地总面积90%,其他为河谷类型。按照用地现状划分为三个类型农业用地占土地总面积93.92%;己利用建设用地占土地总面积284%;可利用土地占土地总面积3,24%,其中可利用水域占1 49%,面积3154,32公顷;其他可利用地占1.75%,面积为 3705.5S公顷。
  歙县林地资源丰富,林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62.4%,人均林地面积0.26公顷,名特优产品用地面积42559公顷,占土地总面积20.1%。生产的“黄山银钩”、“黄山绿牡丹”、“顶谷大方”等名茶珍品,“三潭枇杷”“金丝琥珀蜜枣”等名优果品扬名中外。

       歙县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、云南丽江、山西平遥并称为“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”。
     (1) 渔梁坝,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,距今已有年的历史了。它南端依龙井山,北端接渔梁古镇老街。位于歙县城南1公里处的练江中,坝南端依龙井山,北端接渔梁古镇老街,窄窄的青石板路往河边侧有许多叉口,拾级而下,使可下到渔梁坝。渔梁古镇老街至今保存完好,是典型的徽派民居布局。
    (2) 太白楼位于太平古桥西侧,游客登楼可以饱览城西山光水色、古桥塔影。楼内为新安碑园,陈列有帖刻《余清斋》、《清鉴堂》。太白楼位于太平古桥西侧,为黄山至千岛湖途中必经之地。太白楼为双层楼阁,挑梁飞檐,为典型徽派建筑,楼内陈列有历代碑刻,古墨迹拓牌,古今名人楹联佳句,游客登楼可以饱览城西山光水色、古桥塔影。相传,唐天宝年间,诗人李白寻访歙县隐士许宣平,结果在练江之畔失之交臂,后人为纪念此事,便在李白饮酒的地方建起了这座太白楼。
     (3) 现存的南谯楼基本保持宋代的建筑风格,特别是其中的“排栅柱”,乃正宗宋代“营造法”,今已很难见到,而且歙县博物馆便在南谯楼中。歙县博物馆便在南谯楼中,里面展出了歙县历代文物,包括各朝各代的书画、瓷器、歙砚等。南谯楼,俗称24根柱。据地方志记载,此楼建于隋末,宋、明二代多次重建。
     (4) 徽商故里枣斗山街,是一处集古民居、古街、古雕、古井、古牌坊于一体的旅游文化景点。青石板铺成的路面狭长、悠远,宛如再现戴望舒笔下的“雨巷”。斗山街有典型的徽州民宅汪氏家宅,官府人家杨家大院、古私塾许家厅、世代商家潘家大院、千年“蛤蟆”古井、罕见的木盾牌坊一“叶氏贞节坊”等等。
      (5) 素有“徽州文化大观园”之称,是在歙县县城中心原徽州府衙一带新建的仿古旅游城。2000年11月16日建成开园,再现了徽州城明清时期的风貌,气势宏大,古朴典雅,粉墙黛瓦,鳞次错落,雕刻精美,脉传徽州文化之神韵,新创徽派建筑、雕刻之精华。“一生痴绝处,无梦到徽州”,走进徽园,就如走进了婉约的江南,走进了古朴典雅的徽州古城。
      住宿
      歙县的宾馆并不是很多,主要是县委、县政府的招待所。但当地的农家旅社也是有的,而且价格比较便宜。比如石潭村有多户人家提供食宿服务;邻近的下汰村也有食宿。坐落在炼江大桥旁的徽州大酒店是与2007年做成的4星级酒店,还有大华宾馆,紫阳饭店,披云山庄等2-3星级的宾馆,现在正在建造一坐5星级的酒店,估计2010年以前可以完